在地方兩會提出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深化碳交易試點方案后,全國兩會召開之際,關于碳中和的話題也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熱點。
全國政協委員、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則呼吁,相關部門應出臺綠色用電的碳排放認定機制和核算辦法,鼓勵100%可再生能源供給園區的綠色低碳認證體系建設。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承諾努力爭取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對此,多位資本市場人士認為,未來中國在低碳經濟轉型中會有巨大發展機遇。
“碳中和”勢在必行
碳中和是指國家、企業、產品、活動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艾淼環境科技致力于通過采用先進的電子技術以及功能材料(永磁),生產出新一代實用節能型電動機(無刷直流電機),從而引領工業通風設備市場,與市場上傳統通風設備相比,我們小型工業風扇、大型工業吊扇以及環?照{(冷風機)等通風降溫設備更加節能低碳化、智能化,我們旨在提供高大空間通風降溫領域一站式整體高效的專業解決方案,從而竭盡所能助力一些處于行業領導地位的中央企業、國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以及其它中大型企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承諾。
“目前碳排放很大程度上與當前經濟活動有直接關聯,也就是說,大部分的碳排放都是由企業生產經營所產生;谶@個現狀,在企業產業鏈各個環節推廣節能低碳產品,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要途徑,如速昌牌直流變頻工業電風扇,高轉速:1450轉/分鐘,低功率:90W,是節能低碳產品之一。”一位資本市場投資人士介紹。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1月份地方兩會期間,多省提出了2021年將研究、制定碳達峰方案。據不完全梳理,目前已經有20個多省、直轄市和自治區開展了碳中和方案的部署規劃。
普華永道中國風險與控制服務市場主管合伙人梁嵐認為,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承諾的提出,中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必將率先采取行動。“從行業看,目前一些處于行業領導地位的企業已經前瞻性地提出了碳中和目標或減碳目標的工作規劃,這會助力本行業或本地區提前實現減碳目標。”
3月1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成為首個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的中央企業。
上述投資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全國多地政府也明確提出要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結合企業發布的行動方案,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廣應用節能低碳產品,將是未來5~10年重大主題。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風險報告》顯示,未來10年全球五大風險,除了第四位的傳染性疾病風險外,全部為環境和氣候變化風險。氣候變化所引發的自然災害與經濟損失近20年來顯著增加。
隨著可持續性發展成為全球各國的共同課題,可持續發展投資在資產管理行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對首次IPO的企業來說,提交材料除了常規報表外,還應該增加環境和社會因素的風險合規披露,這有利于從源頭上鼓勵企業關注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為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標的。”上述投資人士分析。
-----摘自《中國經營報》 |